最终,他看中了杭州市上城区少年宫主任的儿子朱提交的娃哈哈。,宗的目光定格在时任杭州市上城区少年宫主任、后任市文联副的朱松岭提交的娃哈哈二字上。原来,娃哈哈的名字来自一个付费广告,它的创作者是朱松岭,当时是杭州市上城区少年宫的主任。工作人员查看报名材料后说:申请人是上城少年宫主任朱松岭。
这个名字是杭州市上城区少年宫导演朱松岭提交的。听到这个名字,宗的眼睛亮了起来,他不自觉地想起了的同名儿歌。也就是在这一年,宗以10万元承包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业务部,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。娃哈哈的是朱松岭,他当时是上城少年宫的主任。他和宗后卿相识已久。两人都属于杭州上城区教育系统。可以说他们是同事,平时也要见面联系。这真的让宗后卿对他有了新的认识。
于是,宗于1988年6月16日在《杭州日报》登了一则有偿署名的广告。当时杭州刮起了一股命名旋风,人们争相参与。起初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农场做调度,后来在杭州仪表厂、杭州工农校办工厂做业务员、推销员。在世界各地城市的企业中,承包责任制开始兴起。原来,娃哈哈的创始人是少年宫主任朱松岭,他是宗的熟人。
1988年6月16日,《杭州日报》头版突然出现一则大幅广告:一种儿童高效营养液已在杭州凌豹食品厂试制成功,特向社会各界征集产品名称和商标图案,一经采用,奖励500元。那是1987年,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全中国。一年后,年总额达到436万元,连厂家都惊呆了。
之后娃哈哈一飞冲天,迅速占领浙江市场,并向华东、华北蔓延。到1991年,娃哈哈已不再是那家小型校办工厂。它的生产能力扩大了60倍,利润飙升了100倍。1991年,娃哈哈并购杭州罐头厂,解决了产能问题,获得了规模化产能,为扩张奠定了基础。1996年,娃哈哈与国际食品饮料巨头达能合作。虽然以三年官司收场,但这次合作后,娃哈哈引进了大量世界进的自动化生产线,使娃哈哈完成了一次飞跃,成为饮料市场的霸主。